位于亞洲西南部的以色列,常因戰(zhàn)事而受到國際矚目,這個立國不及七十年的新生國家,沒有鄰國的富強資本─石油,一年只有三十天降雨,狹長國土中有三分之二覆蓋在沙漠下,面對種種嚴苛的環(huán)境條件,她沒有自亂陣腳,反將珍貴水資源精密運用,一舉成為國際相繼取經(jīng)的綠色科技大國。
綠色科技-以色列
廢水也是國有財產(chǎn) 從法律開始綠化
東有內(nèi)蓋夫(Negev)沙漠,西鄰地中海,以色列建國之初就意識到水資源即國家命脈。面對迫在眉睫的水資源問題,1959年,以色列制訂《水法》,明文規(guī)定國家擁有水資源的所有權、開采權和管理權等,讓水資源儼然成為「國有財產(chǎn)」,統(tǒng)一由以色列國家水資源委員會配發(fā)使用,小至私人土地上的水源乃至廢水,都是屬于國家的管轄范圍。
在以色列,水源分為天然淡水、淡化海水、地下咸水、再生水(廢水回收)和攔截雨水等五個類別,在使用額度內(nèi)依照水源的不同,水價還分為三級,一旦超額用水,就會面臨巨額罰款。還好,各項嚴厲的民生法條,長期施行后確實反應出良好的管制效果,自1989年實行水配額制以來,多數(shù)農(nóng)民還反應水資源配額用不完呢!
以色列境內(nèi)的Negev沙漠占了國土面積一半以上。圖片提供/ Yoni Lerner。
世界第一的海水凈化公司
然而除了節(jié)流,以色列也沒忽略開源。相關單位精密計算發(fā)現(xiàn),即使節(jié)流,當?shù)厮Y源仍然只有需求量的一半,考量環(huán)境條件后,他們很快地把腦筋動到鄰近的地中海上,建造起海水凈化廠。
海水凈化權威IDE Technologies在當?shù)貎砂俣嗉液K畠艋局?,以純熟技術穩(wěn)坐龍頭,引以為傲的逆滲透凈化,能在短短九十分鐘內(nèi),將地中海的咸水變成能直接飲用的淡水,2002年,以色列民生用水就達成扭開水龍頭即可飲用的水準,而凈化一百公升的水更只要0.4度電,相當于使用桌上電腦一小時電力,超乎想像的凈水技術讓以色列在2008年,光靠技術輸出就進帳了14億美元,展現(xiàn)了驚人的綠色成果。
美國駐以色列大使Daniel Shapiro拜訪IDE Technologies的Hadera海水凈化廠。圖片提供/ U.S. Embassy Tel Aviv。
IDE Technologies海水淡化技術吸引各國相繼前往取經(jīng)。圖片提供/ U.S. Embassy Tel Aviv。
滴灌技術 讓漏水變鈔票
在水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有誰還會想在沙漠發(fā)展農(nóng)業(yè)?答案是以色列。三○年代,以色列的水資源之父—布拉斯(Simcha Blass)因受到農(nóng)夫啟發(fā),發(fā)明了滴灌技術,利用塑膠水管和水壓產(chǎn)生的摩擦,控制灌溉水規(guī)律地滲透土壤,大幅提高了用水效率。
深入內(nèi)蓋夫沙漠,到處可見滴灌技術造就的繁榮,他們計算各種植物需要的水量,再利用綿密的水管把水直接引至植物根部,讓水慢慢的滲入泥土當中,這樣直達根部的精細滴灌與傳統(tǒng)做法不同,更可以免除噴水造成的蒸發(fā)浪費,每一滴水都充分發(fā)揮價值。在植栽選擇上,以色列人采用「反季節(jié)栽種法」生產(chǎn)他國非當季產(chǎn)物,向歐洲輸出蔬果及花卉,40%的市占率甚至成為冬天歐洲的「菜籃」,成功把先天的缺點變成后天的優(yōu)勢。
把鉆有小孔的水管埋在植物根部,將水分直接送達。圖片提供/ U.S.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。
綠色力量比子彈更有力
水資源的匱乏與掠奪,常常是中東戰(zhàn)火的引導線,有「下一世紀的石油」之稱的水資源,成為兵家必爭的未來并不難想像,除了水資源,以色列對其他能源的掌握也不容小覷。
放眼望去,以色列住家不論公寓或樓房屋頂,隨處可見一片片太陽能板與熱水器,當?shù)丶矣脽崴?0%都是依靠太陽能,為全球使用太陽能最具成效的國家;70%的沙漠地形,更造就他們一滴水當十滴用的本事,不論滴管灌溉、廢水與污水的循環(huán)再利用技術,都獨步全球。反看四面環(huán)海的臺灣,近年稍有高溫熱浪便屢屢傳出限水警訊,以色列人用智慧與決心,在惡劣的環(huán)境下依然成為享譽國際的綠洲,是所有惡劣環(huán)境的借鏡,更是一劑強心針。
?柏靈頓的綠色成就─100%使用再生能源發(fā)電
以色列獨步全球的滴灌技術能省下40%用水,創(chuàng)造出沙漠中的綠色奇跡。圖片提供/ StateofIsrael。
返回列表
BACK TO TOP
預約咨詢